《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目次及摘要
2024年第4期目次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反思现代西方“神话”历史:“古希腊起源”、霸权意识和回溯式目的论
梁孝(1)
“两个大局”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化与应对策略
刘和健(15)
文化传播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刍议
邹霞,何攀文(27)
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建构
范美香(37)
“新质生产力”研究专题
新质生产力革命背景下人类普遍交往的深度发展研究
张建云(49)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双碳”实现的逻辑与渠道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视角
杨珊珊,董锋(63)
“时代新人”研究专题
系统观念视域下时代新人培育的逻辑理路与推进策略系统观念视域下时代新人培育的逻辑理路与推进策略
刘波,杜文博(75)
人才新质态:时代新人“新质素养”的理论思考
胡玉宁,徐欣(87)
哲学差别原则与共同富裕:罗尔斯与马克思的正义观之辨识及融合
丛占修(95)
《哥达纲领批判》视域下马克思正义观探析
张晶晶(110)
马克思主义超越性正义理论:逻辑前提、核心论题与理论特质
史锡哲(126)
现代法治民行交叉视域下居住权与抵押权的权利冲突与协调
骆小春,王维茗(136)
数据安全保护积极刑法观的理论证成与制度型构
蔡士林(153)
能源经济与管理“享受现在”还是“投资未来”?
——自然资源稀缺提醒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刘满芝,何立立(172)
2024年第4期摘要
1、反思现代西方“神话”历史:“古希腊起源”、霸权意识和回溯式目的论
【摘要】
神话历史是指以解释和维护现实为目标而构建的历史,它往往遮蔽真实的历史。由于存在巨大的可信文字记录断裂期、现实政治的需要和现代西方史学作为民族国家神圣化工具的地位等重要因素,西方史学中存在大量神话历史。西方文明的“古希腊起源”论是现代西方神话历史构架的基石。它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出现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欧洲文化自我意识在历史中投射的产物。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兴起的历史进程,也是欧洲全球霸权形成的过程。新的欧洲文化自我意识在进行自我解释时,同时也是在对欧洲霸权进行解释。新的欧洲文化自我意识渗透着霸权意识。当它投射于历史时,霸权意识形成西方神话历史的五大迷思:西方文明特质论、西方文明内在发展论、西方文明天定命运论、西方文明世界引领论、西方文明使命论。回溯式目的论是西方神话历史谬误产生的重要的认识论根源,它衍生三大方法论错误:以结果做原因,预设西方文明特质;寻找相似性,虚构内在连续性;将历史目的论化、泛道德化。
【作者简介】
梁孝,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从事文化和意识形态研究。
2、“两个大局”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化与应对策略
【摘要】
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内容、传播载体、思维特点和根本目的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它是在史学理论自我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兴起等多种作用下产生的,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载体,以碎片化的方式解构党史、国史和革命史,本质目的在于消除政体的正当性地位。西方敌对势力妄图通过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段操控网络舆论,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对于青年大学生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党和国家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力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以保障人民权益,加强“四史”教育,加强阵地建设,重视新媒体中的舆论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促进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完善,做大做强网上主流思想舆论,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增强人们的家国情怀。
【作者简介】
刘和健,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服务与数字治理研究。
3、文化传播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刍议
【摘要】
故事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标识,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使命,还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对于提升国际话语权、建设文化强国、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传播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要突出讲好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的故事,重点在于讲好“两个结合”、文化“两创”、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凸显中华文化的时代魅力与精神力量。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讲好中国故事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国际舆论格局、中外文化差异、宏观叙事体系所构筑的文化壁垒。为此,要从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培育主体文化素养、打造文化平台、营造文化氛围四个方向进行实践创新,构建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路径,进而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简介】
邹霞,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何攀文,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建构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建构,既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诉求,也是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客观本质要求。文化形态是文化的外在形式、内在结构以及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存在样貌。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其主要内涵特征由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历史文化传统三种要素汇聚而成,是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在文化观念上的反映。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以赋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华现代文明作为价值目标,而实现这样的价值旨趣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审视,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合力互动的逻辑遵循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建构的内在机理分为三个层面:揭示文化根基是建构的前提、提炼中华文化精髓是建构的基础、实现“第二个结合”是建构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建构的实践图景,从内核观念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独特“六观”、外在表达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赋能实践支撑中华现代文明三个层面展现。
【作者简介】
范美香,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思想文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5、新质生产力革命背景下人类普遍交往的深度发展研究
【摘要】
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也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条件。交往的实现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决定的。当今时代,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各种信息技术相融合形成的数字技术体系引领新质生产力革命,促进交往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数字交往是基于区块链架构的智能网络而实现的超越时空与信任的深度交往,是人们随时随地随身的自由交往,是个人作为个人主体的自主交往。新质生产力推动劳动社会化深度发展,由此推动普遍交往向纵深无限延伸,表现在:一方面,推动人们分工合作日益紧密、实时协同,促进社会上各行业、各企业等在数据融合基础上实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从而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到如同“一个社会劳动力”;另一方面,不断消解生产与消费之间中介环节,促进生产与消费日益融合,从而使普遍交往不断摆脱偶然性、外在性和表面性,实现基于实践整体性的深度融合、有机统一。数字化普遍交往的深度发展极大提高效率,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极大提高人的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实形成,从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建设和发展。
【作者简介】
张建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时代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6、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双碳”实现的逻辑与渠道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视角
【摘要】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背景下“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应用新技术、塑造新要素、构筑新产业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颠覆式科技创新通过助力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体系、促进技术融通和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双碳”目标带来创新驱动力;生产要素创新配置通过传统生产要素的升级和新型生产资料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融合嵌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双碳”目标注入新要素动能;产业体系深度转型升级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改造,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双碳”目标提供坚实产业支撑。因此,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机遇,通过以颠覆式科技创新助力关键核心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跃升助力高质量背景下“双碳”目标实现的要素作用路径的形成、以产业体系深度转型助力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三个渠道,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加快推动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进程。
【作者简介】
杨珊珊、董锋,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环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
7、系统观念视域下时代新人培育的逻辑理路与推进策略
【摘要】
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和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方法,对于推进系统工程、解决复杂难题、实现一体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培育时代新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需要基于系统观念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进行统筹规划、谋篇布局和有效推进。这不仅要运用系统观念从历时与现实、整体与个体、结构与要素等维度系统审视时代新人培育的逻辑理路,还要基于系统观念从“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论述中深入理解时代新人在思想、道德、能力和责任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最终立足系统观念推进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在观念系统、知识系统、话语系统、方法系统和环境系统上的不断优化。由此,通过系统观念有机融入时代新人培育,促进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形成多向联动、有机统一的协同育人机制,引导青年自觉将人的全面发展与承担时代使命相统一。
【作者简介】
刘波,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杜文博,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处,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8、人才新质态:时代新人“新质素养”的理论思考
【摘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时域和场域。教育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人才池”,要树立“新质态”人才观,培育具有新质素养的时代新人。人才新质态的“新”体现在其是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劳动者素养质态,是“培养的人”应具备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通过核心素养诸要素的优化组合和相互协同,促进劳动者素养的转型跃升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能够形成协同性的生产关系来适应、保障、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时代新人的“新质素养”是个体能够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胜任力或竞争力,是成功应对个体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高阶素养”,其中,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技术适应性是新质素养中的“优先项”,三者之间存在协同交互作用,共同构成相互促进、相互依赖、持续发展的循环。创新素养具有主导作用,它支配和规定着其他素养类型的存在和发展,能够反映整个素养体系的发展状况,是时代新人新质素养中的关键变量。
【作者简介】
胡玉宁,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滨州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意识形态、媒介文化与传播研究;徐欣,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9、差别原则与共同富裕:罗尔斯与马克思的正义观之辨识及融合
【摘要】
天赋与出身、运气与努力的区分已成为贫富差距研究的基本前提,消除后天社会运气的影响,承认天赋差别的合理性,建构敏于努力、钝于运气的社会正义观念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由此审视罗尔斯与马克思正义观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两者之间的深层关联。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旨在调整个人天赋差别导致的不平等,建构影响个人选择和努力的公平社会结构。马克思的共同富裕理想聚焦于改变资本主义阶级差别的不合理性,同时承认社会主义基于天赋差别之上的按劳分配原则的限制。罗尔斯和马克思的社会正义理论都关切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利益,体现了平等主义的价值承诺,蕴含着个体之间基于互惠合作关系形成的命运与共的人类共同体观念。
【作者简介】
丛占修,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哲学研究。
10、《哥达纲领批判》视域下马克思正义观探析
【摘要】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根本立论依据,通过对拉萨尔正义观内在结构的立体化剖析,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正义原则的虚幻性。这种正义试图以简单商品生产层面的正义观念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性作辩护。虽然拉萨尔以社会劳动为基础,以平等的权利和公正的分配为主旨,以自由的国家为根本落脚点,建构了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正义观的基本雏形,但遮蔽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意识形态本质,根本上忽略了正义的物质基础,从而使这种正义观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悖论。唯有扬弃生产方式的私有制属性,克服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内在背离,才能超越资产阶级正义观的意识形态幻象。马克思正义观彰显了批判逻辑与建构逻辑的统一,它内含于马克思的正义理念中,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社会客观规律发展之必然,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以“批判旧世界建构新世界”的理论夙愿。正是这种剖析正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对于深入理解现阶段的公平正义问题和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具有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张晶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11、马克思主义超越性正义理论:逻辑前提、核心论题与理论特质
【摘要】
正义何以被需要,即正义的环境是什么,正义的“超越性”如何理解,超越性正义理论有何特质,这是马克思主义超越性正义理论建构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建构马克思主义超越性正义理论应以重释休谟-罗尔斯提出的“正义的环境”为逻辑前提,把物质资源匮乏与人性偏私看作正义超越的对象而非正义永恒的基点。马克思主义超越性正义理论之“超越性”是指超越不正义的社会现实、超越具体的正义原则与观点、超越正义本身。由此,正义的现实化、正义的边界、正义的消亡构成马克思主义超越性正义理论的核心论题。马克思主义超越性正义理论的主体内容呈现出“正义的环境”的复杂性、正义评价与实践主体的动态性、正义规范尺度的历史性、正义关涉领域的贯通性、分配正义原则的交替性、正义社会的可经验性。
【作者简介】
史锡哲,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研究。
12、民行交叉视域下居住权与抵押权的权利冲突与协调
【摘要】
为尽可能避免居住权对抵押权实现的不利影响,部分不动产登记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通过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居住权的设立前置条件及其消极法律后果。这类规则既缺乏上位法依据,亦难与既有民法体系兼容,甚至已僭越了行政权合理介入物权的权力半径,不具备增设限制性条款的可行性。考虑到抵押权人及行政机关的风险防范与特殊利益,居住权与抵押权的权利冲突与协调应回归民法的私益对抗范畴,排除与民法规范相悖的绝对限制性规则,允许当事人在相对限制的界限内自主分配各自所应承担的风险并在一定条件下赋予抵押权人防御性救济权,减少抵押权人对居住权的抵触心理。为了发挥当事人之约定应有的对抗性效力,需辅之以不动产登记中心的特殊约定记载义务与风险提示义务,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银行等机构的事前风险预警机制,从根本上消解居住权与抵押权的权利冲突状态。
【作者简介】
骆小春、王维茗,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从事民商法学研究。
13、数据安全保护积极刑法观的理论证成与制度型构
【摘要】
数据安全保护的刑法立场选择上存在消极刑法观、积极刑法观及折中刑法观,消极刑法观与折中刑法观在逻辑和内容构造上基本无异。无论是法益保护原则的坚守,还是数据犯罪背后的法益不断翻新的客观事实需要,抑或立法漏洞日益凸显的现实困境,都决定了坚持积极刑法观是权宜之策。积极刑法观并非情绪性立法,增设新的数据犯罪并不违反刑法的谦抑性和补充性,且与象征性刑法并无直接关联,更有明确的处罚界限,与此同时也利于我国刑法的国际化。基于此,我国应当增设非法访问数据罪、非法分析数据罪,同时完善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作者简介】
蔡士林,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从事科技法研究。
14.“享受现在”还是“投资未来”?
——自然资源稀缺提醒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
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自然资源的不断浪费,自然资源稀缺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然而,现阶段如何通过自然资源稀缺提醒来助推个体的亲环境行为有待研究。从自然资源稀缺视角出发,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意图模型,通过三项实验研究,验证了自然资源稀缺提醒对个体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影响的心理机制以及边界条件。实验一证实自然资源稀缺提醒(vs. 自然资源丰富提醒)会促进个体亲环境行为;实验二发现控制感在自然资源稀缺提醒影响个体亲环境行为中的中介作用,即自然资源稀缺提醒(vs. 自然资源丰富提醒)会降低个体的控制感,进而促进个体的亲环境行为;实验三证明推荐类型的调节作用,即人工智能推荐会弱化自然资源稀缺提醒对控制感的负面影响,而人类推荐会强化自然资源稀缺提醒对控制感的负面影响。研究丰富了自然资源稀缺提醒在亲环境行为领域的相关结论,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策略建议。
【作者简介】
刘满芝、何立立,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亲环境行为、能源资源环境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
学术为公 学术为先
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32-1593/C
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9-105X
邮发代号:28-444(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0516-83885569
期刊网站:https://journal.cumt.edu.cn/
E-mail:xbsk@cumt.edu.cn